根据中国农村集体土地管理法,农户取得的宅基地应当符合以下要求:一是在农村集体土地管理范围内;二是符合县以上规划、规定的建设用地标准和条件;三是不能出售、转让、抵押、租赁或者变相流转;四是供农户自建住房和生产经营用房使用。根据上述规定,一户二宅的情况如何算农村宅基地呢?
首先,必须明确的是,一户二宅指的是同一农户在农村集体土地管理范围内拥有两栋或以上建筑物的情况。按照我国土地法的规定,在农村,土地属于集体所有,村民依法享有土地承包经营权和宅基地使用权。所以,一户二宅需要在其合法取得的宅基地范围内建设。
其次,对于一户二宅的情况,根据各地方政策不同,处理方式也有所不同。一般情况下,如果一户之内的两栋或以上房屋都是为自住而建设的,则仍然能够认定为农村宅基地。但是,如果一户之内的两栋或以上房屋中有一栋或以上是出租或转让的,则需要根据当地土地管理部门的规定重新评估这些房屋的性质,决定其是否属于农村宅基地的范畴。
最后,需要注意的是,一户二宅并不代表农村宅基地的数量可以随意增加。在我国,一个农户最多只能拥有一块宅基地,而且宅基地的面积一般也是有限制的,不同地区的具体规定可能会有所不同。因此,对于一户二宅的农户,必须合法取得宅基地使用权,并且在宅基地上进行合法建设。同时,不得再扩大农村宅基地的规模,以免违反国家土地管理法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