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协议上的公积金是指在离异时夫妻双方共同对已缴纳的住房公积金进行处理的事项。公积金是夫妻共同的财产,离婚协议中需要明确公积金的归属、处理方式、分配比例等内容,以保障离异后双方合法权益。
首先,离婚协议应明确公积金的归属问题。公积金的归属主要分为以下几种情况:一是属于共同财产,即夫妻双方共同缴纳的公积金,应按比例分配;二是属于个人财产,即仅由一方缴纳的公积金,仅归该方所有;三是属于不分割财产,即双方均不予分割的情况。对于公积金的归属问题,离婚协议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合理划分。
其次,离婚协议应规定公积金的处理方式。根据国家住房公积金管理部门的规定,离异夫妻可以选择以下三种方式处理公积金:一是单方取出,即由一方全额提取公积金;二是部分提取,即双方根据约定分别取出各自应得的公积金;三是择偶转移,即由一方将公积金转移给另一方。离婚协议应明确双方选择的公积金处理方式,并详细说明具体操作流程、手续和时间节点等。
最后,离婚协议应确定公积金的分配比例。对于属于共同财产的公积金,双方应根据具体情况协商确定分配比例。常见的分配比例包括按比例分配、按缴纳时间分配、按工资贡献度分配等。离婚协议应考虑双方的实际情况,合理确定分配比例,保障双方公平合法权益。
综上所述,离婚协议上的公积金应明确归属、处理方式和分配比例等内容,以避免离异后产生的不必要纠纷和损失。夫妻双方应依据实际情况,理性协商,达成公平合理的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