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协议是夫妻双方就财产分割、子女抚养、财产分割等方面达成一致的文件,一旦签订,具有法律效力,能够解决大部分离婚中的争议问题。但是,有些情况下,离婚协议无法被履行,需要起诉离婚,以下为其中几种情况:
一、协议内容存在违法行为:如果协议中包含违反法律规定的内容,则该协议无效。例如,如果协议中规定了不公正的财产分割方式,或者父母放弃抚养权等,均属于违法行为。
二、协议内容不公正:如果协议中对双方财产分割、子女抚养等内容存在不公正的情况,导致其中一方权益受到损失,该方可以起诉离婚。一般来说,在起诉之前,应该先尝试通过协商或调解来解决争议。
三、协议已被违反:如果协议签订后,一方没有按照协议的约定履行义务,例如财产未交割,子女未抚养等情况,另一方可以起诉要求协议的履行或者重新协商。
在起诉离婚时,需要提供相关的证据和事实,这些证据可以包括协议书、家庭财产清单、与离婚有关的证人证言等。总之,离婚协议只是解决离婚争议的一种方式,不能代表所有情况,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确定是否可以起诉离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