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财务挪用公款是一种违法犯罪行为,严重威胁到公司经营和社会安全稳定。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公司财务挪用公款的行为属于贪污罪或挪用公款罪。入刑的门槛是根据挪用的金额而定。
贪污罪是指在职务上侵占公共财物或非法索取他人财物,数额较大或情节较为严重的犯罪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八十三条规定,情节较轻的贪污罪金额在3万元以下,情节较重的贪污罪金额在3万元以上但不超过10万元,严重的贪污罪金额在10万元以上。因此,公司财务挪用公款若达到3万元以上,即属于刑事责任范畴。
挪用公款罪是指挪用、私占国有、集体或他人的财物的犯罪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八十七条规定,挪用公款数额在10万元以下的属于情节较轻;超过10万元但不超过100万元的属于情节较重;超过100万元的属于严重情节。因此,公司财务挪用公款若达到10万元以上,也属于刑事责任范围。
需要注意的是,公司财务挪用公款后果非常严重,不仅会造成公司经济赤字,还会影响公司信誉,损害投资人和股东的利益以及员工的工作收入。建议公司设立明确的会计制度、财务管理制度和审计制度,加强财务管理、审计监督,防止财务部门与其他部门的勾结,防范公司财务风险,确保公司经济稳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