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离婚协议是一份法律约定,其效力受到法律的保护。因此,一旦达成离婚协议,双方都应该遵守协议,否则就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如果离婚协议的内容是法律规定的,如财产分割、监护权、抚养费等,一方违反协议,则另一方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强制执行,是指法院依法采取一系列措施,如查封、扣押、拘留等,强制对方按照协议履行义务。如果拒绝强制执行,又没有合理理由,对方可能会被判处拘留或者罚款,甚至可能会被视为藐视法院,处以刑事制裁。
但是,如果离婚协议中的内容不属于法律规定,例如房屋分配协议、随意安排赡养老人,若一方不履行协议则没有重大的法律后果。这种情况下,违约方仅仅会被视为违背了一种承诺,从而影响了与原配的交往。如果双方同意撤销离婚协议,则这种行为属于私人事务,与法律无关。
总之,离婚协议是法律之上的一份协议,如果其中涉及到法律问题,那么不履行协议必然会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但是,如果协议只是私人承诺,例如送礼物、约定见面等,那么违约行为只会影响互相的信任,不会引起法律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