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拆迁是指政府或拆迁单位以公共利益为前提,强制或协商方式对居民在使用权上的后给予补偿并迁走。拆迁过程中,拆迁单位会与居民签订拆迁协议,确定赔偿标准。而其中最关键的问题就是,拆迁赔偿能否抵扣增值税。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中国税法规定,一般纳税人销售应税货物、提供应税劳务,应当向国家缴纳增值税。不过,在某些条件下,纳税人是可以享受增值税优惠政策的,如转让固定资产所得、房地产交易等。
对于拆迁赔偿而言,是否需要缴纳增值税,取决于赔偿的性质。如果赔偿的是居民个人的住房,即私人资产,是不需要缴纳增值税的。但如果是企事业单位或居民的非住房、土地等公用资产,就需要缴纳增值税了。
值得注意的是,拆迁赔偿的金额并不一定与被拆迁人的住房实际价值相等。通常情况下,政府会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补偿,如几倍地价、楼盘市价等。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局部政府将房屋拆迁所得作为税收计入到公共财政中,那么个人便无需再承担增值税。
综上所述,拆迁协议是否能抵增值税,具体还要看赔偿的性质和计入公共财政的方式。对于被拆迁人而言,应该提前了解赔偿方式和政策法规,避免错误缴纳不必要的税费。同时,局部政府也应该加强对拆迁税收政策的宣传和解释,为公众提供更明确的税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