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法律中,离婚原则上需要经过法院判决,而不是双方签字就可以生效。但是,在离婚协议签订之后,如果一方或两方认为该协议存在问题,仍然可以起诉要求法院进行更正或者撤销。具体如下:
一、协议中存在不当内容的情况
在协议签订之后,如果发现协议中存在不当或者违法的内容,比如财产分割不公、子女抚养情况不合理、债务分摊不合理等,可以提起诉讼要求更正或者撤销协议。
二、协议签订时存在不正当行为
如果协议签订时存在威胁、欺骗、贿赂等不正当行为,导致协议的签订不公平,违反当事人的意思自由原则,就可以提起诉讼要求撤销协议。
三、协议的条款不明确或者不完整
在离婚协议中,如果协议的条款不明确、模糊或者不完整,导致无法明确协议内容,也可以对该协议提起诉讼,要求对协议进行更正、补充或者撤销。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当事人在签订协议前已经向法院提交了离婚申请,并且取得了法院的判决书,那么签订的协议应该以法院判决为准,双方不得随意更改或者撤销。另外,如果协议已经被法院认可为有效,当事人之间起诉要求更改或者撤销协议的难度也较大,需要有充分的证据证明协议存在问题。
总之,离婚协议签订之后仍然可以提起诉讼,但是需要注意合理性和证明问题,最好在协议签订之前就明确协议的内容和所属权益,避免后续的损失和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