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用公款是指公职人员利用职权或者职务上保管、处理的公共财物,擅自抽取、挪用或者非法支配的行为,是一种严重的违法行为。在我国,挪用公款是一种刑事犯罪,属于贪污犯罪的一种,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挪用公款会受到刑事追究并受到相应的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明确规定,挪用公款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或者国家机关委托的人员利用职权或者职务上保管、处理的公共财物,擅自占有、抽取、挪用或者非法支配的行为。挪用公款情节严重的,依法应当追究刑事责任,受到相应的刑罚。刑法对挪用公款罪的刑罚有以下规定:
1、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可以并处罚金;
2、数额较大但不到特别巨大并有一定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3、数额较小并有一定情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根据刑法的规定,只要涉及挪用公款的情况都是不能逃避法律的制裁,无论数额大小,都应当受到相应的刑罚。而且,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挪用公款的案例被公开曝光,法律的严格追究机制正在逐渐完善,越来越多的挪用公款的行为者被查处,受到了惩罚。因此,希望各位官员明确自己的职责,牢记自己是为人民服务的官员,不要干涉自己所管辖的公共财物,更不能挪用公款,否则就将面临法律的制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