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用公款罪是指公职人员或经济组织的管理人员挪用其所管理的公款或企业资金,危害公共利益,情节较重,触犯刑法。挪用公款罪是一种严重的经济犯罪,对社会秩序和经济发展造成严重影响。
根据我国刑法,挪用公款罪的刑期是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如果情节严重,造成严重后果,有可能导致判处有期徒刑三年以上,甚至是无期徒刑、死刑的刑罚。
挪用公款罪通常有以下几种表现形式:一是将公款和企业资金转移或盗用,不用于规定的用途,以达到自己不当的利益目的;二是将企业红利等资金私吞;三是预支或多收取报销款项,不将多余款项上缴;四是收受行贿,挪为自己所有等。
挪用公款罪的危害是十分任重道远的,它不仅严重损害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也妨碍了企业和经济的健康发展。挪用公款罪的打击力度将会日益加强,同时也需要我们各自从自己做起,不能贪图私利从而危害公共财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