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协议是夫妻离婚时双方达成的一份书面合同,其中包含了两人离婚后的财产分割、抚养子女、探亲等方面的协议。根据中国的婚姻法,夫妻离婚需要遵循法律程序,而离婚协议只是其衍生物。也就是说,离婚协议只是一份民事协议,不能代替法律程序,因此具体情况还需具体分析。
一般情况下,离婚协议的有效期属于民事协议的范畴。根据我国《合同法》第43条规定,因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必须经过批准或者登记的合同,未经批准或者登记,不发生效力。但是,婚姻及离婚涉及民政部门的产权确认或者其他专门主管部门的登记确认,因此离婚协议签订后,还需要经过民政部门等主管部门的审核认证。只有审核认证成功,协议才具备法律效力。
如果离婚协议经过民政部门等主管部门审核后已经生效,一般情况下是没有有效期的。如果夫妻双方要修改离婚协议,也需要经过民政部门或者法院等主管部门的替换或者修改,才具备法律效力。但是,如果离婚协议中存在不合法或者不合理的条款,双方当事人在一定时间内可以向法院申请撤销或者变更协议,此时,在司法程序中,若对方当事人未能在指定期间内提起反对,那么撤销申请就生效了。
总之,在离婚协议签订后,需要在指定部门审核认证后才能具备法律效力。一旦协议通过审核,一般情况下是具有永久有效的法律效力。但是,如果夫妻双方存在异议,也可以通过司法诉讼程序进行解决。因此,在签订离婚协议的时候,建议当事人多加考量,制定合理、平等的离婚协议,以减少后续的纠纷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