揽储是指在企业、机构、政府等相关部门中担任财务负责人的人员利用职务之便,把企业、机构、政府的资金挪用到个人账户中,以谋取个人利益的行为。因此,揽储行为属于挪用公款,是一种行政违法和犯罪行为。
揽储行为的犯罪成立要素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要有挪用的“事实”,即把公款挪用到个人账户中;二是要有“目的”,即以谋取个人利益为目的。揽储不仅损害了企业、机构、政府的利益,也侵犯了公共财产,对社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
同时,揽储行为对个人的职业生涯、社会声誉和家庭幸福等方面都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一旦揽储被发现,不仅会面临失职、失信、停职或开除等处分,还会受到法律追究,有可能会被判处刑罚,甚至影响一辈子。
因此,应加强对企业、机构、政府等职务人员的监管,规范其职业行为,加强业务培训,提高其职业道德意识和风险意识,防范揽储等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同时,应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和管理制度,对违法揽储行为给予惩罚,提高揽储行为的违法成本,从而保障公共财产、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正常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