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用公款是一种严重的犯罪行为,会对社会经济秩序和政治稳定带来不良影响,因此需要给予应有的制裁。具体判决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1. 法律规定:刑法第二百八十一条规定,挪用公款罪的判处,以金额为标准划分三个级别,情节较重的可按“数罪并罚”原则进行处罚。挪用公款800万元属于情节严重,一般被认为属于“特别重大”,在损失金额占国家财政预算支出的5%以上的情况下,最高可判处死刑。
2. 犯罪情节:挪用公款是一种严重的经济犯罪,更重点在于不能满足自身利益的同时伤害了国家和企业的利益,在判决时应考虑从挪用金额、持续时间、犯罪动机等方面进行全面评估。比如,如果挪用的金额细节不明显,其持续时间较短,而且犯罪动机并不那么明显,可以设定较轻的判决结果。
3. 自首态度:如果被告人主动自首,及时赔偿或退还被挪用的公款,积极认罪、悔罪,可以减轻处罚。但如果被告人采取逃跑、抗拒调查等不诚信行为,将面临更严重的关注处罚。
综上所述,如果一个人挪用公款800万元,可能会被判处很重的刑罚,通常在至少十年以上的有期徒刑和罚款的基础上,而在一些严重的情况下,判刑可能会更重。 在任何情况下,法院都必须根据每个案例中的特定情况作出决定,体现公正和公正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