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协议签订后,是否生效要看具体情况。事实上,离婚协议的生效与否,取决于各地法律法规的规定以及当事人的具体情况。
首先,根据我国的婚姻法,离婚需要通过法律程序来进行,不可自行生效。也就是说,单纯的签订离婚协议并不足以使离婚生效。因此,当事人需携带协议书到当地人民法院办理离婚手续,由法院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等相关法规审查协议是否符合法律要求。只有经过法院审批、判决,离婚协议才会生效。
其次,离婚协议签订后,双方废弃的权利和义务要真正履行,才能体现协议的实效性。这包括如何分割财产、抚养子女、支付赡养费等。若协议书虽已签订,但协议双方没有按照协议的条款履行,离婚协议仍然不能生效。
在实际操作中,经常会遇到离婚当事人已签订离婚协议,但因其他事项未解决、协议书未在法院办理离婚手续时提交等原因,离婚协议存在一定风险,可能导致离婚无法顺利实现。因此,当事人在签署离婚协议书时,应该提前咨询相关法律专家或律师,确保离婚协议符合法律要求、协议条款明确,并在法院办理离婚手续时,按照法律规定提交相关文件。这样才能确保离婚协议的有效性、实效性和合法性。
总之,离婚协议在未办理离婚手续之前并不生效,当事人应在法院审批协议并判决后,按照协议的条款履行义务,才能使离婚协议生效。而且,签订协议时需谨慎认真,须考虑到各种不同情况的可能影响,力求使协议完备正确,以便离婚协议能为当事人良好地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