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了离婚协议并不代表就会立刻离婚,这需要根据当地法律程序来具体实现。一般情况下,离婚协议是离婚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如果离婚协议能够达成并经过双方认可,则有利于双方离婚,但仍需提交法院审批,最终由法院判决离婚。若离婚当事人对协议中的内容有抗议或提出修改要求,则需要重新协商或分别提出诉讼,执行程序则会相应延长。因此,签了离婚协议并不意味着就可以马上完成离婚程序,最终决定权在于司法的判决。
除了法律程序方面的限制,离婚协议的签署还需要在法律效果上得到保障,这要求离婚协议必须公正、合法,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一些离婚协议的签署可能存在强制性与不平等的情况,甚至涉嫌违反了法律规定,此时的离婚协议虽然被双方签署,但在法律效力上并无实际作用。
再者,离婚协议对离婚后的生活也有一定影响,特别是针对分配财产、子女抚养等方面的规定,如果不能妥善解决,就非常容易导致后期矛盾与冲突。因此,签署离婚协议前必须认真考虑,然后经由双方协商,在公证机关的监督下签订合法离婚协议。
总的来说,离婚协议作为离婚程序的前置环节,尽管在离婚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但签署离婚协议并不能确保离婚能够顺利完成。需要双方在法律程序上进行申请并且符合法律规定,才能真正完成离婚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