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协议是夫妻双方自主达成的关于离婚处理财产、抚养子女、赡养老人等各项事项的协议。一般情况下,离婚协议在双方自愿并签字确认后,具有法律效力。但是,在某些情况下,离婚协议可能存在无效的风险。
首先,离婚协议包括的内容必须在法律范围内。例如,夫妻双方可以自主协商分配财产,但协议分配的财产须在夫妻共同财产范围内,不能超出法律规定的范围。此外,离婚协议的约定不能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例如婚姻法规定的离婚原则、夫妻财产处理规定等。
其次,离婚协议的签订必须双方自愿、真实、完整、明确。如果一方被迫签订、不知情或者被欺骗等情况,可能导致离婚协议无效。
此外,如果离婚协议约定的内容不公平、不合理、严重损害一方合法权益,也可能导致协议无效。例如,被占用的财产过少、孩子抚养权被剥夺等情况。
总之,离婚协议的有效性要根据具体情况评价,需要依据法律规定、双方签订协议的情况、协议内容等综合考虑。如果有争议,可以向法院起诉,让法院进行评估裁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