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协议是夫妻离婚后达成的协定,其内容是关于财产分割、子女抚养等方面的约定,协议需要双方签署,并经法律程序认可后生效。
如果离婚协议中约定有诉讼时效,那么这意味着在一定的时间内如果有争议,一方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否则将无法维护自己的权益。比如,离婚协议中约定财产分割在离婚后一年内必须完成,否则将无效,这就是一种诉讼时效。
离婚协议中约定诉讼时效的目的在于规范离婚协议的履行,并维护双方的合法权益。如果离婚协议中没有约定诉讼时效,则在法律上,双方在任何时间都可以维护自己的权益,但是一旦超过法定时效,即使双方的权益受到损失,也无法得到法律保护。
总之,离婚协议约定是否有诉讼时效,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决定。如果涉及到较大的财产分割或子女抚养问题,可以适当地规定一定的诉讼时效,以减少后期的纠纷和法律成本。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离婚协议的规定一定要符合法律法规,否则将无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