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迁安置房能抵押的金额与其市值、使用年限、性质等因素有关。根据《拆迁安置房管理办法》规定,拆迁安置房的产权归属于国家或属地政府,居民并不拥有其所有权。因此,拆迁安置房的抵押贷款比一般商品房偏低。
一般来说,银行会根据拆迁安置房的证明材料和评估报告,综合考虑以下因素来确定可抵押的金额:
1. 抵押物的市值:根据当地房产市场的价格情况,银行会评估拆迁安置房的市值,然后确定可抵押的金额。
2. 抵押物的使用年限:拆迁安置房建成后,规定使用年限一般为70年,如果该房屋使用年限剩余较少,银行抵押时会相应降低可贷款金额。
3. 抵押物的性质:拆迁安置房的性质一般为保障性住房,银行抵押时会考虑其社会公益属性及政策性,可能会对可抵押金额做出限制。
4. 借款人的信用状况:抵押房产贷款首先是要考虑借款人的信用状况的。如果借款人的信用评估较高,那么银行在抵押时也会相应给予更多的信任和借款额度支持。
总的来说,拆迁安置房能够抵押的金额会偏低于普通商品房,但在特殊情况下,例如拆迁补偿款未能及时到位时,拆迁安置房可能成为借款人解决短期资金需求的有效工具。因此,在办理拆迁安置房抵押贷款时,借款人应该了解自己的信用情况,注意相关规定,并通过多家银行的比较,找到最合适的金融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