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我国《刑法》的相关规定,挪用公款属于职务侵占罪。如果挪用的公款数额在200万以下,则可判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罚金;如果挪用公款数额在200万以上但不足1千万元,则可判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如果挪用公款数额在1千万元以上,则可判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个人财产。
因此,挪用公款200万的罪犯面临着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罚金的处罚。当然,判刑的严重程度还要综合考虑罪犯在此过程中所犯的其他罪行、是否主动归还挪用款项、对公款挪用造成的影响程度等一系列因素。
对于挪用公款这种侵害公共利益、侵害群众权益的行为,必须加大法律惩戒力度,严格打击。对于罪犯来说,违反职务、挪用公款会给自身和家人带来不可预料的影响和损失,同时损害社会的公信力和公共利益,因此必须承担法律责任。同时, 要探索完善公款管理和监管机制,防止挪用公款的情况发生,以保障公共利益和社会稳定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