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养权是指一个孩子在离婚或分居后,由哪个父母负责照顾、抚养和教育的决定。在中国,抚养权的归属依据是《婚姻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的相关规定。
按照《婚姻法》的规定,在离婚或分居后,未成年子女的抚养权归父母共同行使。如果父母双方不能达成一致意见,或者一方或双方都不适合行使抚养权时,法院将根据子女的利益和具体情况,判决由其中一方或其他人行使抚养权。另外,《婚姻法》规定,离婚时应该根据子女的年龄、身体状况、学业、感情等方面的需要,合理划分抚养、教育、探视等权利。
而《未成年人保护法》则更加侧重于保护未成年人的权益。法律规定,未成年子女有权与父母、其他监护人建立、维护和解除监护关系。监护人对未成年人负有照顾、抚育、保护、教育和监护的义务,并且应当为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教育和人身安全负责。同时,《未成年人保护法》还规定,如果监护人的行为损害了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未成年人或者其他利害关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或民事诉讼,依法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
总体而言,抚养权的归属是根据未成年子女的利益和具体情况,由法院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进行判决的,以保护未成年人的权益为主要出发点。父母在离婚或分居后,应该以子女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为重心,协商好抚养、教育等权利问题,最大程度地保障子女的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