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协议是夫妻在离婚前达成的一份协议,其中规定了双方的股份分配、财产划分、子女抚养等重要事项。在离婚协议达成后,夫妻可以通过司法机关进行离婚登记。但是,有一些人可能会有以下疑问:离婚协议不登记是否有效?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离婚协议是通过民事协议的形式达成的,是一种合同。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规定,合同应当符合法律的规定,按照公平、公正、诚实信用的原则订立和履行。因此,离婚协议要有效,必须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相关规定。同时,离婚协议中的内容也必须符合法律规定,不能违反禁止性规定。
但是,离婚协议如果不经过司法机关登记的话,其效力是受到限制的。具体表现在:
1.无法取得法律效力
未经司法机关登记,离婚协议在法律上就没有取得正式效力。如果双方均同意离婚,并签订了协议,但协议未能获得司法机关的登记,这种离婚是无效的。
2.提起诉讼时需要重新起诉
当双方在未经登记的情况下签订了离婚协议,如果其中的条款产生争议,需要利用司法手段解决,那么双方必须重新起诉,并由法院判决纠纷。
3.对某些权利的保障受限
如果离婚协议不经过登记,那么对其中规定的人身保护、抚养子女等权利的保障就存在局限性。比如,未经登记的离婚协议规定父母分开抚养子女,但没有经过登记,当其中一方不履行约定时,另一方很难维护自己的权益。
综上所述,离婚协议不经过司法机关登记效力受到限制。因此,夫妻双方在离婚协议达成之后,应该尽快到当地的司法机关办理离婚登记,并依法办理离婚手续,以确保离婚协议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