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迁签订协议在法律上是有效的。一般情况下,拆迁协议是在政府和拆迁对象之间签订的,包含着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其中,政府需要给予拆迁对象合理的补偿,拆迁对象也需遵守协议规定的时间和条件,如停止建房等。拆迁协议一经签订,在法律上已具有合同的约束力,政府必须依据合同条款补偿拆迁对象,拆迁对象也需履行协议规定的义务,否则可能面临法律责任。
但是,拆迁协议在执行过程中,双方可能会出现异议,如拆迁对象认为补偿不合理、政府没有按照协议规定时间拆迁等情况。如果双方无法达成一致,则需要通过法律手段解决。此时,法院将根据拆迁协议的具体条款和各方的诉求,进行适当调解或判决,并督促协议的执行。在这个过程中,拆迁对象可以通过普通民事诉讼、行政诉讼等方式进行维权,以保障自身的利益。
总之,拆迁协议是有效的合同形式,双方应严格履行协议约定。如果在执行过程中发生争议,双方可以通过法律途径解决,并让协议得到切实的执行。这样才能保障拆迁对象的权益,促进社会稳定和谐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