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用公款是指公职人员以任何手段、原因或借口将本应用于公共事业的资金占为己有或转移他用。挪用公款对于政府财政和社会正常运转都会带来严重的影响,因此需要进行制度和法律上的规定和严格惩处。那么,挪用公款金额较大是多少呢?
一般来说,挪用公款金额是根据不同国家的相关法律规定和具体情况而定的。以中国为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挪用公款的情形分为“数额较大”和“数额特别巨大”两种,其中“数额特别巨大”的金额在500万元以上。而据中国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数据,2019年挪用公款刑事案件中,被判刑的案件中有522件挪用公款数额在100万以上,其中有18件挪用公款数额在1000万以上。
值得提醒的是,虽然挪用公款的金额参照法律规定,但是,我们在评判并为之定罪量刑时,不仅需要考虑到具体金额的大小,还需考虑挪用的目的、手段、危害以及其带来的不良影响等等因素。另外,也不排除一些情况下挪用公款金额并不高昂,但却造成了巨大的影响,比如一个小区物业员挪用了几百元的公款,导致小区的物业管理混乱不堪,影响业主居住。
综上所述,挪用公款是一种犯罪行为,其金额的大小参照法律规定,但是对于挪用公款,不仅仅是一个数字问题,还涉及到一系列的法律、道德和社会价值的考虑,需要依法严惩,维护社会的正常运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