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用公款是一种严重的犯罪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相关规定,挪用公款的认定和量刑主要取决于挪用金额的数额、行为的性质、情节的严重程度以及犯罪人的认罪态度和自首情况等因素。
对于挪用公款14万的犯罪行为,根据刑法规定,如果情节较轻,可以处以拘役或有期徒刑的轻判;如果情节较重,犯罪人将面临更高的惩罚,比如较长的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
具体来说,若挪用金额在10万元以下,并且属于自首或认罪态度较好的情况下,可能会面临6个月至3年的拘役刑罚;如果属于非自首和认罪态度较差的情况,则可被判3年以上的有期徒刑。
而在本案中,挪用金额达到14万元,属于较大数额,同时审判时也需考虑挪用的具体用途以及犯罪人的身份、职务等情况。因此,具体量刑还需根据案情进行评估。
总体来说,挪用公款是一种严重的犯罪行为,其严重性不仅在于挪用的金额、影响范围等因素,更在于其背后涉及到的职务犯罪、公权力滥用等问题。因此,为了维护国家财产安全和公共利益,针对此类犯罪行为,必须依法从严惩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