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法律规定父母对儿童的抚养权一直持续到孩子成年,即18岁。在孩子未成年的情况下,如果父母离婚,孩子的抚养权一般判给母亲,但如果母亲无法履行抚养义务或者对孩子有不良影响,法院也可以判给父亲或者其他合法监护人。同时,在抚养孩子的时候,父母也需要履行监护职责,保障孩子的生活、健康、教育等各个方面的权益。
在实际操作中,父母的抚养义务不仅仅局限于孩子18岁之前,更应该是终身的。因为即使孩子成年,也仍然需要父母的关心和支持。父母应该积极参与孩子的生活和教育,帮助他们解决问题,指导他们成长。在孩子独立之前,父母应该扮演好良师益友的角色,与孩子建立良好的互信和沟通机制,帮助他们健康自信地成长。
另外,尽管法律规定孩子18岁就成年了,但在实际生活中,很多孩子在18岁后还需要父母的经济支持。比如,孩子可能还在读大学、研究生或者进行职业培训等,需要父母帮助分担学费、生活费等开支。因此,父母的义务并不止于18岁,而是应该在孩子需要的时候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支持。
总之,父母的抚养义务是终身的,虽然法律规定孩子的抚养权持续到18岁,但实际上父母应该在孩子成年之后仍然积极地关心他们的生活和成长,并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这是父母应该承担的责任和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