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股东合作是商业活动中常见的一种模式,合资公司的合作机制使得公司可以更加稳健地发展。但是,由于公司授权股东行使公司管理权的特殊关系,不可避免地存在股东挪用公款等违法行为。如何维护公司的规范运营环境,确保公司股东行为的合法性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如果发现公司存在股东挪用公款等违法行为,应遵循以下几点程序:
第一步,收集证据。这是诉讼和打官司的基础。要查明挪用公款的具体金额、时间、方式和操作者等,搜集相关文件和证据,比如支票、银行转账记录、电子邮件和短信等,为后来的法律起诉做好基础。
第二步,与相关股东沟通协商。在收集了证据之后,与涉案股东面对面地协商是最先采取的合适的措施。在沟通的过程中,要清晰地表达意图和诉求,如果是平息争端,双方可以协商一下挪用金额的归还和赔偿等等。另外,需要将协商以书面形式记录下来,作为后续诉讼的证据。
第三步,向公司董事会报告。如果协商达不成一致,还需向公司董事会报告违法行为,以明确维权要求和责任。董事会将可能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如开除股东、调查公司内部互助和完善内部管理机制等。
第四步,向当地法院起诉。作为最后手段,挪用公款的受害方需要将涉事股东或公司向当地法院进行起诉。在起诉的过程中,需要遵循诉讼规则,将所有收集的证据呈交给法院,以依据事实和相关法律来解决争议。
需要注意的是,股东挪用公司公款属于刑事犯罪行为,除了民事赔偿要求外,需要慎重考虑是否启动刑事诉讼,尤其是足够的证据可以证明实际的犯罪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