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用公款是指公职人员或者其他职务人员利用其职务上的便利,将公共财物挪为己用或者供他人使用,以达到非法获利的目的。这样的行为违反了国家的法律法规,必须受到惩罚。
挪用公款两百多万的情况下,罪行严重,刑罚也不轻。一般来说,刑法规定的刑期为3年以上10年以下的,按照犯罪量划分为轻、中、重三级。如果挪用的数量在轻罪范围内,会被判处缓刑、罚款、拘役等刑罚;如果数量超过轻罪范围,属于中重罪,则必须实行有期徒刑。这样的情况下,可能会被判处5年以上10年以下的有期徒刑,要视情节轻重而定。
挪用公款是一种违法行为,需要对犯罪者进行严厉惩罚。与此同时,也要采取措施加强对公共财产的保护,减少这样的犯罪行为的发生。政府部门应该制定更加严格的法规和措施,防止公职人员利用职务之便挪用公款,加强监督管理,提高人民群众对公权力的监督能力,建立良好的社会风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