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用公款是一种违法行为,一旦发生,涉及到的数额和情节不同,对于叠加的刑罚会有所不同。
首先,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挪用公款的行为属于职务侵占罪。在判定的时候,考虑到涉及到的金额数目,行为人的身份,职务的性质、重要性,以及行为人的犯罪情节等方面的因素。当公款的数额较大时,也就是数额达到刑法规定的标准时,就属于属于重罪了。但是,如果金额数目较小,可能只属于轻罪。
其次,在罚款方面,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相关司法解释,如果挪用的公款在10万元以下,应该给予一定的罚款,可以根据情节轻重从1000元至1万元不等,同时,也需要承担相应的经济赔偿责任,以偿还违法所得。
最后,对于挪用公款的行为,如果情节较为严重,情有可原性较小,则有可能会影响到行为人的政治生涯,还可能会被判处处分,包括行政警告、严重警告、行政撤职等。因此,挪用公款的行为涉及到的惩罚不只是刑事惩罚一种。
总而言之,挪用公款是一种犯罪行为,如果情节严重,涉及到的金额较大,就会可能被判处更加严厉的刑罚,包括刑期较长、罚款较高、行政处罚等,这也是应该引起我们高度重视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