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宅基地是农村居民的居住基地,是农民的人身财产,是不可转让、不可出租的,这是我国土地管理政策的规定。如果农村宅基地的所有者想要再买房,应该先了解相关的政策和规定,以避免因不了解规定而产生纠纷。
首先,农村宅基地所有权人在宅基地上已有房屋建筑,若需再买房则需要遵循相关政策规定。宅基地的所有权人和其家庭成员,只能在宅基地上建设一栋住房。如确有多余用地,需先取得宅基地管理权限部门的同意,方能建设其他用途建筑。宅基地仅作为主要土地用途使用,不允许将宅基地用于商业经营等其他用途。
其次,对于农村宅基地的继承,目前我国的法律法规规定是可以实行农村宅基地的规模逐代递减原则。也就是说,第一代继承人在宅基地上建的房子可以比第二代继承人的建筑面积大,第二代继承人的建筑面积可以比第三代继承人的建筑面积小。因此,再买房需要根据家庭户数和宅基地的大小和规划,到当地的有关部门进行咨询和申请,以避免超建和不合法。
最后,农村宅基地的所有权人和家庭成员如果需再买其他用途房屋,可采用购买商品房、自建房屋等方式。但需要事先了解当地的规划、土地使用、项目建设等相关情况,以确保购买房屋与宅基地并不冲突。
综上所述,农村宅基地所有权人再买房需遵循相关政策和规定,在实践操作中要严格按照法律规定办事。同时,建议农村宅基地所有权人提升自己的法律意识,了解政策法规,并咨询专业的土地管理部门和法律机构,以避免在操作中出现不可想象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