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用公款是一种犯罪行为,违反了国家法律法规,并对公共财产造成了损失。因此,对于这种违法行为,法律是有明确的惩罚措施的。一旦被法律追究责任,被判刑或罚款后,如何处理所涉及的资产成为一个问题。
首先,最常见的是剥夺犯罪所得。因为犯罪行为是违反了法律,不论犯罪所得是以什么形式存在的,都应该依据法律予以剥夺。这是法律追究罪行者的一个基本原则。在挪用公款罪中,涉及到的公款或者所购资产都属于违法犯罪所得,应该依据法律予以剥夺。
其次,在剥夺犯罪所得的同时,也要对犯罪者的个人财产进行查封。因为犯罪者的个人财产是通过犯罪行为获得的,法律应该对其进行查封并予以惩罚。这也是维护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
最后,在整个案件处理的过程中,还应该考虑到被害人的利益。对于因为被犯罪行为而受到损失的公共财产,应该及时予以补偿,并依照行政程序加以处理。同时,在惩罚罪犯的同时,应该为被害人赔偿救济,并探讨如何防范此类事件再次发生。
总之,针对挪用公款者的法律程序应该严格执行。此外,还应注重对被害人的赔偿和补偿,增强公民的法治意识,防范此类事件再次发生,维护社会的公共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