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时,孩子的抚养权是一项非常重要的问题,关系到孩子的成长和家庭的和谐。在中国,有关这一问题的法律规定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等。
首先,按照《婚姻法》的规定,离婚后,未成年子女的抚养权由具有监护能力的父母行使。如果父母都有监护能力,则由父母协商决定,协商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一般情况下,如果孩子年龄较小,判决抚养权的时候会考虑到哪一方能更好地照顾孩子,如母亲通常会获得更多抚养权。
其次,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的规定,离婚时孩子的抚养权应当综合考虑以下因素:孩子年龄、健康状况、学业情况以及其他需要照顾的特殊情况;父母的状况、家庭经济状况、居住条件、社会关系等。
最后,无论判定抚养权给哪一方,离婚后父母仍有抚养和教育孩子的义务。因此,离婚时双方在协商时要尽可能地考虑到孩子的利益,多听取孩子的意见,并且解决方案必须是双方都能接受的。如双方无法协商,则可以通过仲裁或诉讼等手段解决问题。
总之,离婚时孩子的抚养权不是一项简单的问题,需要结合孩子的实际情况、双方的经济收入和住房条件等因素进行考虑,最终选择能够最好保障孩子权益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