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迁协议是指政府部门与拆迁户在拆迁过程中达成的一份协议,涉及到拆迁面积、补偿方案、搬迁安置等具体内容。那么,拆迁协议如何算生效呢?
首先,拆迁协议必须是双方自愿签署的,并且签署时间不早于政府部门发布的限期拆迁通知书的日期。如果拆迁户自愿放弃签署协议,政府部门不得采取强制拆迁的手段,否则将违法。
其次,拆迁协议的生效还需要符合以下条件:
1. 拆迁经费的拨付:
政府部门应当在拆迁协议生效后的10个工作日内,按照协议中约定的方式将拆迁经费转入拆迁户的账户中,达到拆迁经费的拨付。
2. 房屋交付的情况:
政府部门应当按照协议中约定的时间和方式,将拆迁户的房屋进行直接交付或者通过现有的搬迁安置房进行置换,达到房屋交付的情况。
3. 符合法规和政策:
拆迁协议必须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否则协议无效。
综上所述,只有当拆迁协议符合上述条件,才能算作生效。同时,政府部门在拆迁过程中也应当严格依照相关法规和政策执行,保证拆迁户的合法权益,避免拆迁协议的无效或者违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