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用公款是一种犯罪行为,是指贪污、挪用、侵占或者私分公共财物或者其他的公共资产的行为,扰乱了公共秩序,损害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根据刑法规定,挪用公款的刑事责任是要根据挪用的金额大小决定。如果挪用公款在一万七以下,是属于轻微罪行,对于该罪行的处罚定罪标准如下:
1.拘留:处罚拘留时间最多不超过15天。
2.罚款:处罚罚款金额,通常不超过挪用金额的3倍。
3.停职检查:对于公职人员,以停职检查的方式表明对该行为的谴责。
但根据罪行的轻重不一,针对性的处罚程度也相应不同。在一些严重的挪用公款案件中,判刑时间可能长达数年甚至十年以上,还被加重处罚的行政职务的撤销。尤其对于政府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之便挪用公款的行为,处罚就更加严厉。
总之,挪用公款是一种对国家和人民利益的严重侵害行为,需要以不同的判刑标准作出适当的法律处罚,以维护社会正义与稳定。而对于个人,则要秉持诚信守法的态度去做事、做人,杜绝挪用公款、侵吞公共财物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