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用公款是一种犯罪行为,违反了国家对公款的管理和使用规定,损害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因此被视作是一种严重的犯罪行为。根据我国《刑法》第271条的规定,挪用公款罪的量刑标准是:数额巨大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较小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因此,如果一名公职人员或其他人员挪用了200万元公款,根据犯罪情节的严重性可以被定为数额较大,那么最高量刑可以是七年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具体的判决结果会由法院根据犯罪嫌疑人的人身情况、挪用公款的具体金额、时间以及其他相关因素进行综合考虑。同时,如果犯罪嫌疑人能够积极认罪、悔罪,赔偿其所挪用的公款,可能会对判决结果产生一定的减轻影响。因此,在挪用公款案件中,被告人应该积极通过法律途径认罪悔罪,争取得到法官的宽大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