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规定,离婚可以根据当事人的申请,达成协议、调解或者依照法定程序判决离婚。其中,协议离婚是最为常见的方式,但如果当事人无法达成协议,就需要通过法定程序来判决离婚。
既然有法定程序判决离婚,为什么还要强调达成协议呢?首先,协议离婚相对来说更为简单和快捷。当事人可以通过自行协商,尊重对方的权益和意愿,达成离婚协议,减少一些不必要的纷争和矛盾。其次,协议离婚的结果更具可预测性。当事人对于离婚后的财产分割、子女抚养、探望等方面都可以通过协议来达成一致,而不需要等待法院判决,更不会出现意想不到的结果。
但有时协议并不能达成,例如财产分割问题难以协商一致。这时就需要通过法定程序来判决离婚。需要注意的是,法律规定离婚原则是“保护婚姻”,即在离婚时需要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和利益,同时尽可能保护未成年子女的利益。因此,在判决离婚时,法院会依据夫妻关系存在的情况、当事人的行为等情况来综合考虑,进而制定财产分割方案和子女抚养、探望等方面的规定。
总之,离婚可以达成协议,也可以通过法定程序判决离婚。虽然协议离婚更为灵活和简单,但是不一定适用于所有情况。当当事人无法达成协议时,需要通过法定程序来判决离婚,由法院制定离婚协议和其他规定,保障当事人的利益。离婚虽是人生重大事件,但在离婚的过程中,尽可能保持良好的理性态度,保护自己的权益和利益,尊重对方的权益和意愿,同时尽可能保护未成年子女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