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前签好的协议在一定程度上是有用的。一般来说,这是一种双方自愿达成的协议,规定了离婚后双方的财产分配、子女抚养权、赡养老人等相关事宜。如果双方能够遵守协议,那么离婚的过程会更加和平、迅速,降低了纠纷发生的可能,保护了双方的利益。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离婚前签订的协议可能由于多种因素而存在不稳定的情况。例如,一方受到不公平待遇、财产分配不均等问题,或者一方不履行协议,导致离婚衍生纠纷。在这种情况下,协议的作用可能就会降低或失效。
因此,签订离婚协议,尤其是经济事项,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协议必须公平。离婚协议必须遵循公平原则,以确保双方的利益都得到合理维护和保护。
2. 协议合法性。合法性是离婚协议的前提。在签署协议之前,双方必须了解协议的具体内容,并在具有一定法律知识或请律师的前提下签署。
3. 协议执行。离婚协议在签署后必须得到双方的认真执行,否则协议则可能失去作用。如果协议无法正常执行,则可以通过法律途径进行维权,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综上所述,离婚前签订协议是保障双方利益的一种有效途径,但需要当事人谨慎地考虑。双方应当保持诚信,尊重协议,遵守法律。通过这种方式,离婚的过程和结果可以更加顺畅和合理,减少不必要的矛盾和争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