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用公款罪是一种犯罪行为,是指占有、使用、侵吞或转移职务上管理的国家机关的公款、公物、集体资金等行为。这种行为严重危害着国家和人民的利益,需要得到严厉的处罚。
在我国,挪用公款罪是属于刑事犯罪,需要相关措施对犯罪行为进行惩治。具体来说,公安机关或者检察院就可以对挪用公款罪进行起诉。
公安机关是指公安局及其派出机构,在调查犯罪行为的过程中,如果发现了涉及挪用公款罪的犯罪嫌疑人,就可以将其移送到检察院审查起诉。检察院是司法机关的一部分,负责对犯罪行为进行起诉、审判等工作,因此也可以对挪用公款罪进行起诉。在审查起诉时,检察院会根据犯罪嫌疑人挪用公款的具体情况,以及证据材料的真实性、合法性等因素进行评估和判断,并决定是否对犯罪嫌疑人进行起诉。
总之,公安机关和检察院是挪用公款罪的起诉机构,对于涉及该罪行的犯罪嫌疑人,他们有权利进行立案调查、审理并进行相应的惩罚。这不仅是保障国家和人民利益的需要,也是法治社会下的一种必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