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用公款属于刑事犯罪行为,严重损害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因此如果被定罪后,一般情况下是会被判处有期徒刑或拘役等刑罚。但是,如果被告人符合刑事案件缓刑的条件,那么有可能被判缓刑。
刑事案件缓刑是指刑事犯罪被告人在判决后,得以适用缓刑的一种刑罚执行方式。被告人如果符合以下条件之一,就可以被判缓刑:
1.犯罪较轻,罪行不太严重,情节较轻微;
2. 初犯且没有危害后果和社会危险性,有悔罪表现;
3. 犯罪行为是受人胁迫、急迫情况下自卫、防卫,正当防卫、紧急避险等情况下所为,符合法定情节;
4. 未达到刑法规定的刑事责任年龄的未成年人。
可以看到,缓刑的条件比较苛刻严格,主要是考虑到被告人的社会危险性、罪行情节较轻以及表现等因素。如果被告人挪用公款20万元的行为严重、社会危险性高,并且没有表现出很强的悔罪和赔偿行为等,那么判处缓刑的可能性就比较低。
还需要注意的是,即使被告人被判缓刑,也必须要遵守执行缓刑的条件。如果被告人在缓刑期间有新的犯罪行为或者违反缓刑的规定,就有可能被撤销缓刑,重新被判处有期徒刑或拘役等刑罚。
综上所述,挪用公款20万能否被判缓刑,要看具体情况。被告人的罪行情节、社会危险程度、悔罪表现等方面都是考虑的因素,因此具体问题具体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