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拆迁成为了一个普遍存在的社会问题。在拆迁过程中,签订协议书是非常重要的一环。然而,一些拆迁方往往会不遵循规定,不与拆迁户签订协议书或者不按规定给予相应的补偿,这就涉及到违法问题。
首先,根据中国法律规定,拆迁方应当经过合法程序进行拆迁,并与拆迁户签订协议。《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第十八条规定:“城市房屋拆迁实行协商补偿方式,拆迁补偿协议应当采取书面形式。”拆迁方不依照相关法律要求,不与拆迁户签订协议书,就已经构成了违法行为。
其次,如果拆迁方规定的补偿金额低于相关法律规定的标准,也是违法的。《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第十二条规定:“城市拆迁补偿应当以货币补偿为主,同时可以直接安排住房等其他形式的补偿方式,应当参照当地民间市场行情。”如果拆迁方拒绝签订协议,或者强行索要拆迁户的房屋和土地,那么就是侵犯了拆迁户的合法权益,违反了国家法律规定,属于违法行为。
最后,如果拆迁方强迫驱逐居民,使用暴力强行拆迁居民的房屋,也是违法的。《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第二十六条规定:“拆迁单位和拆迁执法人员不得使用暴力、威胁、诈骗等手段强行拆迁,不得非法侵占、损毁拆迁户财产。”如果违反了这一规定,那么拆迁方就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总之,拆迁方不签订协议书或者不按规定给予相应的补偿是违法的。在拆迁过程中,拆迁方应当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切实保障拆迁户的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和谐与稳定。同时,拆迁户也要了解自己的权利,发扬民主与法治精神,共同维护自身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