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用公款是一种犯罪行为,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挪用公款的数额达到一定标准,是可以构成犯罪的。具体来说,挪用公款的数额应当达到1000元以上,才能被认定为犯罪。
因此,从法律角度来看,挪用公款100元并不足以构成犯罪行为,因此起诉是不合法的。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无论数额大小,挪用公款都是不道德的行为,会给社会带来不良影响。
事实上,不论挪用公款的数额大小,都应该得到正确合理的评价和处理。从道德角度来看,挪用公款所代表的是一种背离行为准则的行为,挑战了社会公正和法律尊严。这种行为如果被发现应该严格追责,让挪用公款的行为者认识到其错误与罪责,同时也要让社会大众认识到挪用公款所带来的危害。
因此,无论挪用公款的数额大小,都是应该得到惩罚的。对于小额挪用公款行为,应该采取行政处罚的方式,对于个人行为可以予以罚款或停止相关职务。同时,也应该建立一套完善的监管体系,从根本上预防挪用公款的发生,遏制贪污腐败的滋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