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宅基地是指农村集体所有的土地上,依法划分并划出的供农民自己居住,耕种或者养殖的用地,是农村居民家庭生产生活的基地,是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键资源。
宅基地是居民的基本权利和刚性需求,但由于一些历史原因和短视行为,现在不少农村宅基地存在问题,例如受地形、交通、管道等因素的限制,导致其所在位置无法满足居住及发展需要等,而后移就成了一个解决方案。
所谓后移,是指将宅基地原有位置的房屋拆迁或拆除后,根据实际需要,在统筹规划下选择在适宜的位置重新建房,以适应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在行政许可程序上,对于涉及宅基地的后移设置新址,需要提报乡(镇)政府,经农村土地监察部门认可,并告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依法办理相应的土地权属变更手续,重新分配新地。然后,在新的宅基地建造住房时,需要遵循国家和当地的土地利用政策、环保政策等规定,保证新建房屋与所在环境相协调。
后移的优点在于,能够调整宅基地原有位置不足的情况,提高宅基地的使用效益,繁荣乡村经济。但也需要注意,一些农村宅基地后移后出现相互矛盾、极度拥挤等问题,需要统筹规划,加以控制,以保证乡村居民的基本生活需求得到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