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协议书是夫妻离婚后签署的一份协议,包括夫妻财产分配、子女抚养等方面的约定。虽然法律上规定离婚协议书双方当事人签字后即生效,但是一些地区的法律规定要求离婚协议书必须经过公证才能具有法律效力。具体而言,需要公证的范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公证可以确保双方自愿达成协议。在公证处,公证员会向当事人询问离婚协议书是否为自愿签署。如果双方确实自愿达成协议,则可以公证,否则公证员会拒绝双方的申请。
其次,公证可以保障离婚协议书的真实性和合法性。在公证处,公证员会要求当事人出示身份证明、户口簿等相关证件,以确保离婚协议书的真实性。如果双方签署的协议被证明存在违法情况,公证员将不会予以公证。
第三,公证可以便于证据认定。如果离婚协议书需要在法庭上作为证据使用,公证书会被视为证据的一份重要文件。该文件可以证明离婚协议的真实性,便于法庭对离婚案件作出裁决。
总之,虽然离婚协议书双方签字后即生效,但是还是建议在公证处办理公证,以保障协议的真实性和合法性,并便于今后的证据认定。规定的公证费用较低,且相对于后续诉讼成本而言,公证费用算是一种保险。同时,也更能够保障双方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