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用公款严重损害了国家税收和对公众财产的信任,因此应该受到法律的惩罚。在中国,挪用公款的刑罚是非常严厉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挪用公款罪有两个不同的刑罚标准。
如果挪用公款数额在50万元以下,最高可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罚金;如果挪用公款在50万元以上,最高可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死刑。根据这个规定,挪用公款700万,如果被判处有期徒刑,则刑期不应少于10年。
判刑的具体情况还要视具体案件而定。如果挪用公款的人承认罪行,可以认罪认罚,主动赔偿并及时交代自己的罪行,那么可以在刑期的裁定上略有不同。此外,如果罪行流程已经对社会造成了很大的损失或者伤害,那么可能会被判处更严重的刑罚。
总的来说,挪用公款是一种极度不道德的行为,不仅违法了法律,还损害了公众的利益和信任感。因此,一旦违反了法律,无论是为了个人利益还是其他原因,都必须接受法律的惩罚。人们讲求“不作恶”的忠告,希望每个人都能够严格遵守法律和道德规范,杜绝挪用公款等不道德行为,共同建设健康、和谐的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