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迁安置房一般公摊面积是固定的,通常是根据当地政府规定的标准来计算的。在我国,拆迁安置房是一个重要的公益性项目,政府为了保障居民的基本住房需求,会出资兴建拆迁安置房,然后把居民迁入这些房屋居住。公摊面积是指居民及其家庭成员可以共用的区域,例如楼梯间、走廊、电梯、门厅、储藏室等区域。这些区域不单独属于任何一户居民,因此需要按照一定比例向所有业主分摊公共部分的建设成本,这就是公摊费用。拆迁安置房的公摊面积一般不建议太小,在保证住户舒适度的前提下,应当适当增大公摊面积,方便住户出行及日常生活。
在一些大城市,拆迁安置房的公摊面积在60平米左右,具体面积根据不同的城市以及政府规定会有所变化。按照规定,建筑物的总建筑面积乘以公摊系数即为公摊面积,通常在10%-20%之间。 拆迁安置房公共配套设施要求是“一个宽敞的楼道,两台电梯,一个面积比较大的庭院,一个多功能室,一个家庭洗衣房,一个室内垃圾处理室”等。这样设计能够更好的满足居住者的基本住房需求,也便于日常生活。同时,通过规定公摊比例,能够更好地平衡各个业主的权益,避免在公共部分的使用上产生纷争,保障居民的合法权益,促进社区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