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协议的法律效力主要来自于我国的《婚姻法》以及《合同法》。根据《婚姻法》的规定,离婚协议应当是双方自愿协商达成的,并在法律规定的条件下履行。在这种情况下,离婚协议具有法律效力。而根据《合同法》的规定,离婚协议是属于民事合同的范畴,具有合同的法律效力。
具体来说,离婚协议涉及到离婚的各种事项,如财产分割、抚养子女等。离婚协议所达成的内容,一旦制定并由双方签字确认,就具有法律效力,这意味着当其中一方违反协议时,另一方可以依据离婚协议向法院提出诉讼要求对方履行协议,并可以要求赔偿合同违约金等损失。同时,离婚协议在维护双方合法权益的同时,也可以对法院的离婚判决产生重要的指导作用。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离婚协议在法律上具有一定的法律效力,但它并非绝对的,具体还要看协议的具体内容是否符合法律规定的相关要求、双方是否真正自愿、是否满足合法的证据证明标准等因素。如双方约定的离婚协议违反法律规定或公序良俗,或者双方没有诚实守信或者其中一方有不当利益得失,因此离婚协议可能会被法院认定为无效。需要指出的是,即使离婚协议被认定为无效,离婚仍然会依据法律规定进行,因此离婚协议是为双方提供便利和保障的一种方式,但也不是万无一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