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协议是离婚双方自愿达成的协议书,其内容需要符合法律规定。如果离婚协议中存在一些不合法或无效的协议,会导致整个离婚协议无效。下面就是一些离婚协议无效的情况。
第一,离婚协议违背法律法规。离婚协议须受到宪法、婚姻法以及其他法律的制约,双方的财产分割、抚养权、探视权等相关事宜必须符合法律的规定,并且不得违反公共利益、社会公序良俗。如果离婚协议中包含违法、违规内容,就会成为无效的协议。
第二,离婚协议存在欺诈、强制等不公平情形。如果其中一方采用欺诈、强制等手段迫使对方达成协议,这样的协议是无效的。相关法律规定离婚协议必须是基于自愿原则,不得强迫,也不得受到威胁。
第三,离婚协议存在不公正情形。在财产分割、抚养权、探视权等方面协议过于不公正的情况也可能导致协议无效。如果协议没有考虑到各自的财产、收入、承担抚养义务等情况,则可能会出现过于不公正的协议。
第四,离婚协议缺乏必要的法律手续。协议签订时,必须遵照我国的法律程序和规定,比如,协议必须公证,并且已经完成法律强制执行的形式要素。如果离婚协议没有经过公正的程序,如未经过婚姻登记机关的审批或公证,这样的协议是无效的。
总的来说,在签订离婚协议前必须了解法律规定,协议内容必须合法、公正、公平,并且需要经过法定的程序。若离婚协议存在上述无效情形,将无法起到真正的约束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