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用公款是指行使职务上的便利,将公共财产或经费用于个人或非法目的,这是一种非常严重的职务犯罪行为,在我国刑法中有明确的规定。
根据我国法律的规定,挪用公款是一种行贿受贿犯罪的表现形式,涉及刑事责任的程度是非常严重的。如果挪用的公款数额较小,则可以判处行政处罚,例如罚款、撤职等,但如果挪用的公款数额较大,则将面临严重的刑事责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挪用公款数额在下列额度之间的,构成不同的犯罪。
1. 挪用公款数额在3万元以上但不超过10万元的,属于贪污罪,最高可判10年刑期。
2. 挪用公款数额在10万元以上但不超过100万元的,属于受贿罪,最高可判处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3. 挪用公款数额在100万元以上的,属于巨额贪污罪,最高可判处死刑。
因此,我们非常重视对于挪用公款的打击和惩罚,特别是那些涉及到巨额公款的案件,我们全社会都应该切实加强监管,严肃查处,切实维护公共利益和社会公正。同时,公务员和机关工作人员也应该严格遵守法律规定,保持公正廉洁的职业道德,切勿轻信个人私欲,挪用公款,损害公共财产和国家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