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宅基地规划是指在农村地区,按照一定的规划和标准,划定建设宅基地范围,并制订出相应的管理办法和政策,以保障农村居民安居乐业的基本权益。
我国的农村宅基地规划可以追溯到上世纪50年代初,当时国家开始实施土地制度改革,对农村宅基地进行了规定,并大力推行集体经济。此后,在一系列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中,农村宅基地得到了更加广泛的应用和发展。例如,1988年颁布的《农村宅基地暂行条例》,规定了宅基地的定义、批准、占用、使用、管理等方面的内容,成为我国农村宅基地制度的重要里程碑。
2019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农村宅基地制度的意见》,提出要加快推进农村宅基地权属清晰、规划科学、政策完善、管理有序的制度建设,打造农村宅基地的“金字招牌”。
到2021年,全国农村宅基地规划的基本框架已经初步建立,各地也根据实际情况制订了相应的规划标准和管理办法。随着我国农村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农村宅基地规划必将进一步完善,为广大农民提供更加安全、便捷、优质的住房和生活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