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了离婚协议并不意味着就不能再打官司,具体情况需要看协议的内容和背景。
首先要弄清的是,离婚协议并不是绝对的法律文书。在很多情况下,法院仍然可以介入处理离婚案件的财产分配、子女抚养权等方面的争议。也就是说,即使夫妻双方签了协议,如果其中一方认为协议存在问题或者不公平,仍然可以通过诉讼的方式来解决争议。
具体而言,夫妻离婚协议的法律效力,需要综合考虑几个方面的因素。
第一,协议的签署是否存在违法或者不公平的因素。如果协议中存在一方被迫签署或者双方当时没有了解协议的全部内容,那么协议的效力就会受到质疑。同样的情况也适用于协议中的财产分配、子女抚养权等方面的内容。
第二,协议的内容是否符合法律规定。比如说,协议中有没有涉及到子女的监护权、抚养费等方面的约定。如果协议没有涉及,那么夫妻双方的协议就很容易被法院否定。
第三,协议的签署是否经过合法程序。夫妻签署协议时,如果没有律师等专业人士的参与或者没有经过公证,那么协议的效力就可能不够稳定。
综合以上几点,虽然签了离婚协议,但如果协议存在问题或者不公平,或者在签协议时没有经过合法程序,夫妻双方仍然可以通过诉讼的方式来解决争议。因此,离婚协议并不是一份万能的法律文书,夫妻双方在签署时应当注意协议的法律效力和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