棕智院是指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街道清华园社区棕树院小区,历史悠久,是北京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由于其地理位置优越,周边交通便利、教育资源丰富,因此近年来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议论。但是,棕智院并不是拆迁安置房。
拆迁安置房指的是由政府在拆迁旧城改造过程中,为了安置被拆迁人群所建设的住房。而棕智院是由清华大学原教职工的家属自愿交换房屋、协商置换而形成的小区。这个小区并不是政府征地拆迁之后为被拆迁人建造的安置房,没有任何政府补贴,也不是廉租房或保障房。
棕智院的建设历程,可以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初期,当时清华大学的一些教职工家属自发凑资建起棕智院的前身“松园”。而后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房地产的日益火爆,棕智院的房价也水涨船高,成为了北京乃至全国房价最高的地方。该小区的居民主要以退休教职工为主,他们的房子都由个人买卖协商置换得来,并非政府赠予的福利房。
棕智院的独特性质,也引发了不少人对其未来的关注和讨论。目前,中关村街道清华园社区管理办公室已经发布《关于清华园社区棕智院维修保养及加装电梯的通告》,通告明确表示目前没有相关政策,不允许个人或业主委员会未经有关部门审批私自擅自加装电梯,但该小区有可能通过业委会或居委会与开发商合作协议,进行电梯改造。同时,又有一些地方政府表示,棕智院将以物业的形式进行管理,居民也将享受到物业配套的服务。
总之,对于棕智院这样的小区来说,它不是拆迁安置房,而是一种特殊的住宅形态,具有一定的独特性和历史文化价值。在现代化城市建设的进程中,需要遵循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注重社会公平正义的原则,保护这些独特小区的文化遗产价值,同时也要充分考虑居民的实际需求和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