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离婚过程中,双方可能会达成离婚协议。离婚协议是一种书面文件,规定了前夫前妻之间在离婚后要履行各种义务和责任的细节。离婚协议一经签署,就成为了双方之间的法律文件,具有法律效力。但是,如果离婚协议中的某些条款实际操作中出现问题,或者发现离婚协议中的某些条款可能违反了法律,则离婚后仍可以继续起诉。
例如,如果离婚协议中规定一方需要支付一定数额的赡养费,但是该方在未来不履行这一义务,也许会导致孩子的生活受到影响,另一方就可以去法院起诉以获得赡养费。类似地,如果离婚协议中规定一方需要支付一定数额的财产分配,但是该方在未来不履行这一义务,另一方仍然可以去法院起诉以获得财产分配。
此外,一些离婚协议中可能包含某些违反法律的条款。例如,离婚协议中可能包含约定是否接受子女赡养抚养的条款,此类条款可能被法院认为违反了“儿童利益优先”的原则,因此法院可以对这样的条款加以修改或废除。
总之,尽管通过签署离婚协议,前夫前妻双方自愿达成了一些协议,但是这些协议并不是至高无上、无法更改的。因此,离婚后仍可以起诉以维护自己合法权益。